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创建基层社科系统典范单位的实施意见
来源:http://dyskl.dongying.gov.cn/art/2022/11/25/art_37141_10285925.html | 作者:真信社主人 | 发布时间: 2022-12-22 | 3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创建基层社科系统典范单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明确要求“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对社科系统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锤炼工作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打造基层社科系统典范单位。

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论,深刻认识基层社科工作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而十年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所以说,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哲学社会科学属于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思想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一个阶级要上升为统治阶级并巩固其政治统治,必然要求代表其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明确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倍努力。2022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总体性规划。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这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当时代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使命光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任重道远。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基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对基层社科机构提出了很高要求。比如,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提高大众哲学社会科学素养工作上,一方面,因为广大基层群众缺乏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所以对基层社科工作者自身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素养、阐释技巧和做群众工作能力,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大众化传播能力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因为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受新媒体、自媒体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大,所以对基层社科机构运用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能力,特别是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工作能力的要求更高。另外,从当前基层社科工作大的思想舆论环境来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仍然面临邪教、封建迷信、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所以对基层社科工作者自身理想信念、政治定力、斗争本领的要求更高。比如,在组织重大社科研究项目攻关、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上,一方面,因为地方党委政府需要集中研究攻关的课题大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单纯理论研究成果资政辅政作用不大,所以对基层社科工作者工作经历、岗位锻炼,善于发现问题、服务大局等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因为基层社科研究人员大多集中在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地方高等院校,大多数专家学者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能力偏低,所以对基层社科机构调动人才资源、探索柔性引才用人机制、创新新型智库建设模式的能力的要求更高。再比如,在管理协调所属社科学术社团、发挥团结凝聚社科界知识分子的桥梁纽带作用上,一方面,因为基层学术社团组成人员分散在基层一线,身分复杂、思想多元,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所以对基层社科机构保持法治思维、精准管理,善于发现和纠正学术乱象,敢于同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作斗争能力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因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所以对基层社科机构始终保持底线思维、求真务实,善于发现和纠正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做法,敢于同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作斗争能力的要求更高,等等。可以说,基层社科机构既是先进思想的倡导者,更是普及教育的阐释者;既是学术研究的开拓者,更是具体工作的实践者;既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更是意识形态的坚守者;既是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是铸民魂的顽强逆袭者。基层社科机构真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切实抓好基层社科工作核心要义和紧迫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并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战略任务作出总体安排部署。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面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基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政治定力,突出重点、切中要害,切不可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新形势下,具体工作中突出抓好“四个聚焦四个创新”。

(一)聚焦社科成果转化落地,创新社科规划管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基层社科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针对目前社科成果转化率不高、服务大局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全链条”社会科学课题规划管理机制,在“起点”上更加注重科学选题符合现实需要,在“终点”上更加注重成果转化推动实际工作,确保建言献策“开花结果”。一是创新课题选题机制,扩大征集范围。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东营日报、东营电视台、“东营社科”融媒体平台发布征集公告等形式,深入开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常态化面向社会征集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引导全社会关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痛点堵点问题,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切实增强选题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二是优化课题立项机制,科学评审定题。课题立项重点考察课题的决策价值、研究储备、团队构成、创新观点等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课题,按照“服务社会、更重实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优中选优确定中标课题组,分类给予资助,重大课题实行“一题一议”。三是完善课题评审机制,确保研究质量。在鉴定结项环节更加注重课题成果的可行性、实操性、落地性,达到结项要求的通过鉴定,达不到要求的给予“黄牌”警告,对脱离实际、偏离中心、缺乏实效的,给予撤项处理。四是强化课题应用机制,促进成果转化。注重精准推送,精选高质量研究报告,通过《东营社科要报》呈送市领导参阅,定向分送所属地方、行业提供决策参考,被采纳应用的,给予额外奖补。

(二)聚焦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创新基层智库建设模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针对自身人员少、知识层次低、研究能力薄弱等现实问题,大胆探索建立柔性引才用人机制,整合研究资源力量,探索基层新型智库建设新机制新模式。一是整合市内智库资源力量。进一步摸排梳理各级各部门单位、特别是市场主体智库单位,吸纳新成员,进一步培育壮大智库联盟团队,调整充实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专家库,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自行业领域存在的重点问题,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凝聚思想共识,确定研究方向,集中优势研究力量开展课题攻关。二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与国内高端智库和市场主体合作机制,邀请他们作为东营社科智库联盟指导机构,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三是积极筹建特色智库。根据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积极筹建“东营市孙子文化研究会”“大河智库·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会”“东营市能源安全研究会”“东营市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等社科学术社团组织,集中优势力量多维度开展政策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力争在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创平台建设和“四新”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提出具有针对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三)聚焦大众社科素养提升,创新社科普及工作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针对社科普及工作形式单一、科普效果和市民满意度不高等现象,大力创新科普工作形式和内容,重点在提升科普工作的广度深度上下功夫。一是建设社科普及全媒体传播体系。在《黄河口社会科学》、“东营社科”网站等原有传统阵地的基础上,开通“东营社科”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推动社科普及数字化转型,以群众愿意学、便于学的方式呈现社科普及内容,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二是打造“社科热点专家谈”宣讲品牌。定期组织社科专家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阐释解读社科热点,在“东营社科”全媒体传播体系专栏推送,真正使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提高社会大众人文素养。年内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阐释。三是持续开展“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直播活动”。进一步发挥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硬件配套完善、涵盖领域广泛、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影响力的优势,利用“东营社科”全媒体传播体系,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开展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直播活动,全力打造“沉浸式”社科普及新模式,真正让社科普及教育基地走到群众身边,推动社科知识入脑入心。

(四)聚焦新形势信息化发展,创新社科互动平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两平台、一中心”的社科“云”体系建设,打造社科工作信息化平台“掌中宝”,逐步建立社科信息系统上下互动、内外联动、共建共享新机制。一是推进社科规划课题网络申报平台建设,从规划课题征集、立项、申报、结项到成果转化全程网上办理,让社科数据多“跑路”,让社科专家少“跑腿”;二是推进社科优秀成果网络申报平台建设,实现优秀成果申报、评选、转化全程网上办理,为参评人员提供最大便利;三是推进东营社科数据中心建设,力求社科资料应收尽收,实现全市社科成果、人才、基地等资源数据网络共享。

三、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方法论,深刻把握基层社科工作内在规律和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作为一大部分,明确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并对工作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学风问题等提出要求。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真正做好基层社科工作,必须首先对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一个理性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基层社科工作的现实状况和内在规律,以便更好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主观上,有的基层社科机构没有很好地按照“三定”方案定位职责、履职尽责。在社科规划课题项目上,还存在偏离实际、自圆其说,远离中心、自娱自乐,成果转化率不高、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在社科普及宣传上,还存在模式单一、功力不够,任务心理、不推不动,大众认可度不高、信服率偏低的问题;等等。客观上,目前大多基层社科机构人员少、学历低、经费不足、研究能力薄弱、地位边缘化等问题比较突出。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都不难发现,基层社科机构现实状况,与“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是不相匹配的。要切实加强基层社科机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凝聚社会各界合力,牢牢扛起“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责任担当。

(一)更加注重能力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政治素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学术研究与交流机制、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机制、社科普及机制、信息宣传机制、媒体合作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有序推进。

(二)更加注重社科学术社团建设。社科类社会组织集中了一大批学术有造诣、技术有专长、管理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要充分发挥社科学术社团作用,把社科界知识分子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服务基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服务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要积极引导、大胆组织社科学术社团参与到社科普及、社科规划、学术研讨等活动中来,与基层社科机构形成有益补充。要做好社科学术社团负责人的培养工作,加强社科学术社团党的建设,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三)更加注重大抓基层。县区社科机构身处基层一线,与广大社科工作者接触密切,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下“神圣殿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县区社科工作者更善于捕捉基层热点问题,更懂得群众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更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阐释深奥的哲学道理。要充分调动县区社科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方法上多给予指导,在研究项目上多给予倾斜,在社科普及上多给予支持,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扎下坚实根基,把自身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认真推荐友情链接